太虚大师说:“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。”这里所说的禅,指的是六祖慧能改革创新的禅宗。他创立的以“明心见性、顿悟成佛”为特色的禅宗及其被中国佛教唯一被尊奉为“经”的典籍——《六祖坛经》,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。对后世禅宗、宋明理学、宋元道教、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士大夫的生活方式等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,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。自此以后,禅门历代祖师大德们不遗其力,光大宗门,形成了内涵丰富、积淀深厚的禅宗文化。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,禅宗文化成为滋润人们心灵的清新剂,启迪人生智慧的精神家园,成为营造祥和氛围,建设和谐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。
然而,纵观中国禅宗发展史,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,就是禅的最初传入和禅宗的最终创立,却是在广东完成的。这种现象表明,禅宗的传播和发展与广东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。广东地处岭南,滨临南海,自古就是海上贸易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和前沿,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通道。而且,广东不仅是禅宗的发祥地,更是六祖慧能的出生地、弘法地和圆寂地。拥有丰富的禅宗历史文化资源和众多的历史名刹,以及许多保存下来的禅宗文化遗产。可以说,广东对禅宗的形成与创立,作出了重大的贡献,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。由此可见,广东在中国禅宗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。
因此,发掘出禅宗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成果,对于推动佛教加强文化建设、营造文化氛围、提高寺院的文化品位、促进我省建设文化大省,对于清净人心、开发智慧、、劝世做人、携手共建和谐社会等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。基于此,由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倡导下,并于广东省佛教协会组织全省有关寺院开展以“传承禅宗优秀文化,共建和谐美好社会”为主题的禅宗历史文化长廊系列活动。活动时间从4月开始一直延续到年底,全省共有10市17间寺院参与其中,并将各自举行丰富多彩的庆典活动。这次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展开,旨在传承禅宗优秀文化,服务当今社会,加强人与自然、人与人、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,为构建和谐社会及人类世界的和平贡献力量。
天下禅宗出宝林。然此宝林非彼宝林,但是逐本溯源,禅宗的发端可追述到西天的宝林(即印度佛教),禅自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中产生后,再由达摩传入中国,经五代祖师,直至曹溪宝林寺(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住之寺也。在广东韶关南六十里南华山,故后又改为南华寺。)第六代祖师慧能的改革创新,禅宗的中国化进程才算真正完成。从此以后,一花开五叶,禅宗的传播,就以曹溪宝林寺为中心,向天下各地发展壮大开来。而顺德宝林寺就是秉承曹溪法脉,是慧能法脉的一支,顺德宝林寺寺名的形成,就是来源于此。可见,宝林寺与韶关南华寺有着深厚的法乳深恩。
为了响应省民族宗教委、省佛协的号召,落实广东禅宗历史文化长廊系列活动组委会的安排,顺德宝林寺作为佛山地区唯一参加此次活动的寺院,已经积极的开展了各项工作的筹备和策划,成立了活动筹备领导小组,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,为本次活动的举办开展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,策划了许多活动内容,如在活动期间举行六祖文化展、千人祈福斋宴、佛教文化电影展映、宝林寺书法图片展、佛教武术、曲艺表演,以及举办一系列佛教讲坐讲经的法事活动。
通过这次活动,面向广大信众和佛教活动场所,进一步为弘扬佛教禅宗的优秀文化,增加人们对禅宗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和认识,提高广大信教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,丰富禅宗文化内涵,营造佛教文化氛围,提高寺院文化品位,促进社会发展,共同为创建和谐美好社会努力。